转载丨仇保兴 :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
城市内交通和城市外交通发展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但国内很多地方,城市内交通和城市外交通是同一个部门负责的,并且按照相同思路规划建设城市交通,结果导致我国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处于中期,城市交通拥堵已经到了晚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部分城市交通发展的思路是错误的,即将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引入到城市内交通发展模式中,这非常危险。
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航拍照片可以看出,由城市功能自然衍生出的各具特色的城市机理恰符合“阴阳互补”的城市空间
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应该遵循“紧凑”、“多样”、“低排”、“舒适”的基本思路。第一“紧凑”,第二“多样”,第三“低排”,第四“舒适”,之所以要这样排序也是出于我国的实际。
总的来讲:
“紧凑”是要求交通工具的小型化、便捷化和空间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多样就是要运用丰富多样的交通载体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低排”是通过无污染、低排放、低噪音的交通工具来形成良性循坏的绿色交通环境;
“舒适”是要求交通工具的发展要以人为本。
有限的交通空间要满足最大化的机动性要求,而不同的交通工具占用的空间又是不一样的。私家车10个平方米,自行车1.4平方米,行人只有0.3平方米。
当速度提高之后,私家车占有的面积会比自行车多出20倍,这就是为什么在北京十个车道的大马路上,每小时通过的人还不如两边三公尺宽的自行车道通过的多。
改革开放前,城市老路没有拓宽时上下班半个小时可以到,现在马路拓宽了大家都坐小汽车上下班交通反而更费时了,原因就在于我们用的交通工具占用的空间太大了。
应该认识到,我国城市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常紧凑。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就规定任何一个城市每人占有的空间不超过100平方米。
而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这100平方米的空间包括了一个人的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绿化等用地在内的全部用地。
也就是说,城市内1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要承载1万人以上。中规院通过对我国36个大中城市人均用地连续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这36个城市都确实能够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达到1平方公里建筑区承载1万人的规定。
五大类主要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比例
各规划期人均城市建筑用地对照
强调通过紧凑的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居住、服务和生态等城市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一方面构建“产业组团+生活组团”融合发展的组团空间结构,避免大规模、长距离通勤出行,降低碳排放水平,在建筑容积率(开发强度)一定的条件下,允许用户将有关联的项目放在同一地块上,例如大学与住宅、商贸展览与宾馆饭店等;
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行TOD开发模式,结合轨道交通和社区建设,适度提高轨道站点周边和公交便利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功能混合,使城市运行效率最大化。
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可大致量化为:100%居民步行500米范围可达公交站点;100%居民步行500米可达公共绿地;80%入学学生步行500米可达小学;97%幼童步行500米可达幼托。
紧凑型、集约式的空间布局,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自然界,一张树叶的脉络有主脉络和次脉络,主脉络与次脉络之间是1:20的关系,这保证了养分在主次通道间传输的通畅性。
而我们的城市道路系统主干线和支干线之比一般为1:5。由于我们的城市道路系统支线道路不足,缺少足够的毛细血管,因而易发支干线拥堵,进而引发主干线也拥堵。
叶状结构—运输导向的路网
法国城市道路网的演变史
近代以来,人类对城市交通的认识处在变化之中。工业文明刚刚起步时,人们认为就是单一的公共交通就可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合理的交通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即使某种交通工具瘫痪,也可通过乘坐其它交通工具来弥补,这样城市的交通就具有了弹性。
美国大都市区驾车人每年因交通拥堵平均所耗的时间
满足多样性的关键之一是增加路网密度,通过消除大院落、高密度街道来实现。多样性的关键之二是限制高架桥等小车引导型设施的建设。我国的诸多城市建设了大量的高架桥,好像没有高架桥就不是现代化,这显然是一个误区。
高架桥上不能停车,所以高架桥是不能用于公共交通的,完全是私人轿车引导型交通设施。应该认识到,高速公路进城模式解决不了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交通的发展还是要回归需求,减少内城停车位,提高停车费,增加公交专用道和地铁,在内城划出拥堵费收费区域(伦敦、新加坡、米兰、纽约)等。
巴塞罗那Ramblas步行街反映了交通空间的多样性
我国一辆电动汽车最高补贴大约12万人民币,属全世界最高,但依然发展不起来,“十城万辆”计划也基本落空。
而遭到各个部委、地方政府打压,老百姓实际需要的电动自行车却蓬勃成长,并每年保持35%的增长。显然,我们的思路搞反了,应该从低价格、小型化、家庭可充电的小电动车起步。
低排的目标在于克服城市的空气污染。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有很多,其中交通污染就是其中主因之一。如果城市空间紧凑,公交出行模式则具较高的经济性。
我国许多地方面临的错误是正从亚洲模式走向北美模式,这必将带来很多麻烦。从能耗的角度来讲,自行车为零,电动自行车大约是摩托车的1/8,后者的尾气污染排放约为小汽车的数倍。从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角度来讲,空气动力汽车最好,其次是电动汽车,再次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气汽车。
显然,道路资源稀少的大城市应该打压的是摩托车,而不是电动自行车,更不应该压缩自行车道,而是应该因势利导规范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和重量。
舒适是人的本性,也是“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核心内容。以南美波哥大市为例,其采用快速公交系统BRT, 达到双零换乘,即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换乘实现了零空间、零代价。
双零换乘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大大提高了舒适性。而我国目前的交通工具的设计远没有达到。
巴西库里蒂巴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高效、舒适、低碳的新型公共交通模式
荷兰绿色交通的自行车和行人专用桥
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应该推行TOD模式,即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在规划居民区、商业区时,提前预留出站口用地,推动公共交通使用效用的最大化。
这是一种从全局规划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在当前国内外交通规划、建设中得到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建设模式。
我们应该实现大城市地铁广覆盖,推广自行车和公交出行,实现多种交通出行混合,并在地铁口将这几类交通实现衔接综合。
以交通衔接综合站点为中心,以500米左右为半径来规划商场、公园、学校等等,最终实现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舒适性。在我国,离开这种规划格局谈城市交通就是缘木求鱼。
以TOD和生态新城群规划优化“轨道”规划
若想实现舒适化,就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让绿色交通乘者优先舒适起来。中国此前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荷兰学习中国,荷兰女王带头骑自行车,现在该国许多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到40%,真正做到了自行车重新成为市民的第一交通工具,而我国却在倒退。
其次,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目前各种交通枢纽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在我国,火车站进站口或飞机场进站口距离登车、登机口基本都在半公里以上,这对部分老人来说是很累的。我们为何就不能实现就近便利出行设计呢?
这一点大陆的城市可以借鉴香港,九龙航空、铁路、地铁综合枢纽交通设计时,都是让行人处于中间位置,能就近到达进站口。但是,零换乘就近设计需要提前六年精心设计。
再次,我国还可以推广可与私家车的舒适性媲美的PRT模式,即个人快速公交。在一个城市内通过钢缆连接起数十个结点,每一万人提供50辆车,实现随用随到,无人驾驶,轨道运行。
这一模式在国外如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国个别城市已经在试运行,是舒适性上唯一能与私家车竞争的公交系统。
PRT模式在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轨道设置不占用地面空间,城市原有的交通用地(道路、停车场)可改造为城市公园绿地
美国波特兰有轨电车Portland Streetcar,服务于人口密集、对运营速度和距离要求不高、对道路景观及出行舒适度要求较高的交通走廊
◆ ◆ ◆ ◆ ◆
近期文章推荐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附名单)